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物流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为加快培植发展现代物流业,5月27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发展格局下打造物流强省发展枢纽经济的意见》,提出物流强省建设和枢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举措。根据综合评分,阳宗海、水富市、红塔区、隆阳区、楚雄市5个省级物流枢纽,呈贡区、昭阳区、昌宁县、姚安县、宾川县5个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2024年建设名单。省级物流枢纽和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具有辐射范围广、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输效率高等特征的重要枢纽节点,可以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拉动区域产业发展。
一、呈贡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本情况
呈贡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占地规模623.99亩,总投资71.77亿元,基地按照存量设施整合“提升为主”、增量设施“补短板为辅”的基本原则,结合呈贡区冷链物流发展实际,最终确定由五个项目组成,现已建成项目三个,分别是:“昆明斗南花花世界”、“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和“云花物流中心”,已完成投资约53.89亿元。同时新增:“斗南国际花卉产业综合配套服务区(一期)项目”、“斗南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项目”两个项目。其中,“斗南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占地面积92.21亩,计划投资17.70亿元,已被列入《云南省2024年度“重中之重”项目清单》。
二、呈贡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运营情况
“中国花卉看云南,云南花卉看斗南”。呈贡斗南是世界第二、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承担着为全国、全省花卉产业探索路径、提供经验、打造样板的光荣使命。经过多年发展,呈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花卉产业及配套体系,汇聚了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及东南亚国家的花卉,占全国鲜切花的相对市场份额高于70%,交易品类
达1600余种。2023年全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量达135亿枝、交易额达135亿元,交易量、交易额连续24年稳居全国第一,已发展成为中国花卉市场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
目前,呈贡已形成以斗南花市为核心,辐射晋宁、石林、宜良、嵩明等周边县(市)区以及玉溪、楚雄、红河等主要州市的花卉产业集群,同时出口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花卉产业集群外,呈贡区还具备一定的果蔬产业发展基础,2023年果蔬产量22.24万吨、交易额6.6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87%、11.05%,能够支撑基地实现多品种季节轮换。
同时,基地具备成熟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花务通平台”,能够实现基地运营情况和数据动态监测,该平台已入驻160家物流企业、用户规模超40万,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全国33个省(市区)和各大中小城市,运营线路2166条。预计到2026年底,基地将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服务规模可达210万吨/年。经济效益方面,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40亿元;社会效益方面,我们将按照国家“双碳”战略要求和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降本,有效解决农产品流通不畅、运行效率质量低等现实问题,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三、呈贡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下步规划。
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特别是在花卉果蔬、物流产业、口岸经济等资源和业态的合作持续增强,市场需求十分广阔。接下来,呈贡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推进基地建设。
一是打造基础设施“一张网”。依托运营主体在全国层面的网点布局,实现基地与全省、全国层面主要冷链物流节点间的联动发展。同时,重点联动省内姚安、红塔、晋宁、麒麟等花卉和果蔬主产区,形成以基地为核心节点,周边花卉、果蔬主产区为次级节点的冷链物流基地设施网。
二是打造运营服务“一张网”。加强与全国层面各网点的业务对接,结合昆明市区域产品特性及对外输出需求,实现与各网点的业务互补。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拓展省内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集聚全省冷链物流资源,提升云南省冷链物流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三是打造信息平台“一张网”。通过统筹整合“花务通平台”、昆明花拍中心“云花数字中心”等平台资源,打造基地供应链集成信息平台,促进冷链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生鲜农产品的运输效率,有效降低云南省冷链物流成本。(记者 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