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物流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为加快培植发展现代物流业,5月27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新发展格局下打造物流强省发展枢纽经济的意见》,提出物流强省建设和枢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举措。根据综合评分,阳宗海、水富市、红塔区、隆阳区、楚雄市5个省级物流枢纽,呈贡区、昭阳区、昌宁县、姚安县、宾川县5个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2024年建设名单。省级物流枢纽和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具有辐射范围广、集聚效应强、服务功能优、运输效率高等特征的重要枢纽节点,可以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拉动区域产业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昭通市昭阳区规划建设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对苹果、小肉串、食用菌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昭通市昭阳区充分发挥冷链物流基地配套功能作用,全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有效解决地方农产品损耗率高的难题,不断扩大品牌农产品辐射范围和消费规模,推动农业产业化、绿色化、景区化、品牌化建设,为拉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区域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合作,集聚整合区域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和存量设施资源,促进冷链物流业扩量提质和转型升级,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昭阳“土特产”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建设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将进一步健全本地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保障区域生活物资供应、促进区域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做到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对于冷链基地的下一步工作,昭通市昭阳区将坚持一体化运作。做大做强昭阳农投运营主体,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设施联通、功能联合、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方式,吸引优势互补、业务协作、利益一致的冷链物流企业集聚发展。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设施共用机制,实现干线运输、区域分拨、仓储服务、市场分销、城市配送等冷链物流服务资源高效协同发展。依托全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及模式创新需求为导向,推动区域产业链融合,培育发展枢纽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坚持智慧化发展。整合存量物流基础设施资源,优化增量功能布局规划,发挥物流枢纽的规模效应,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各区域物流业务资源均衡发展,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依托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分工协作和对接机制,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共同构建全域物流通道。推动物流枢纽在货源组织、通道时效优化、互设货物集散地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建成城乡冷链物流网络体系。
坚持数字化赋能。强化冷链物流全程情况监测,以满足自身高标准质量体系管理要求和适应行业发展方向。组织开展物流统计工作,加强物流行业日常运行监测和分析研判,不断提升物流统计服务决策水平。
按照昭通市委“产、城、人”三篇文章的工作部署,昭阳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将地立足区位、产业、交通等实际,补齐补强冷链物流上下游短板和薄弱环节,将昭阳区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为链接川滇黔渝和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核心冷链枢纽,构建起“外通内联、快速通畅、绿色智慧、安全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产业发展提档升级。(记者 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