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云南3月28日电(记者 星然)近年来,文山州马关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以工代赈工作要求,始终遵循“组织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充分发放劳务报酬”的原则,最大程度发挥以工代赈“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增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马关县谋划的以工代赈项目,具有“资金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吸纳务工劳动力多”“群众受益面广”等特点。“十四五”期间,马关县共获得国家以工代赈专项资金6344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共计13个,共涉及8个乡镇,发放以工代赈劳务报酬共计1789.83万元,受益群众达1289人。
马关县在谋划储备项目时,重点选择产业发展前景广、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辐射群众较多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优先布局项目,牢牢把握以工代赈项目促进群众就业增收这个“初心”,侧重围绕安置区群众交通出行、生产生活等,实施一批专业技术含量不高、机械化程度低、当地群众务工意愿强的以工代赈项目。在八寨镇瓦厂安置区、坡头安置区落地以工代赈的项目中,总投资880万元,带动276名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发放劳务报酬281.316万元。
围绕完善农村种植、养殖基地,特色产业园的产业路、生产路等基础设施谋划储备项目,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硬骨头”。马关县仁和镇以工代赈示范工程的建成,带动周边产业飞快发展。其中,巴西菇大棚受益80余个、群众受益50余户、带来收益1200余万元;奶牛产业园5000余头奶牛带来收益约1.5亿元;蔬菜产业,覆盖萝卜、白菜等200余亩,年产量200余吨。结合发展辣椒、烤烟、柴胡、生姜、万寿菊和百香果等作物,增加群众的收入,能有效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以上。使得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不仅在量上有变化更是在质上有更好的保证。
马关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既是促进有效投资、稳就业保民生、拉动县域消费、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