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要闻
  • 发改动态
  • 绿美云南
  • 乡村振兴
  • 营商环境
  • 一带一路
  • 信用云南
  • 民营经济
  • 招商引资
  • 数字云南
logo 乡村振兴
  • 中宏网云南首页 >
  • 乡村振兴 >
  • 正文

云南凤庆县 核桃锤敲出亿元产业

2025-04-17 12:56:53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乡村_副本.jpg

  凤庆志美核桃加工站点内,群众正在加工核桃。

  走进凤庆县勐佑镇志美核桃加工点,工人们正忙碌地为核桃破壳取仁。他们手中握着一把独特的小工具——既像铲又像斧,当地人称之为“核桃锤”。

  就是这样一把看似普通的核桃锤,每年却敲出了数以亿计的核桃产业附加值。在凤庆,娴熟挥舞这把小锤的,正是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我们每天把孙子、孙女送进学校后就来这里敲核桃,既照顾了孩子又增加了收入。”勐佑镇河东村村民杨自森说。

  凤庆县是中国核桃之乡,当地建设核桃特色产业园,招引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发挥当地群众一直保留的手工破壳取核桃仁传统手艺,组建小作坊组织当地老人和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我这里每天用工约120人,由于离小学、幼儿园比较近,工人们把小孩送进学校就来做活,下午又去接孩子放学。敲核桃这活比较轻松,大家都愿意来赚些零花钱。”凤庆县志美核桃茶叶收购销售点负责人赵志美介绍。

  赵志美的加工点每年加工销售核桃仁近800吨,加工期可持续8个月左右。除了加工凤庆当地干果,加工点每年还要从大理、保山、楚雄等州市调运部分原果进行破壳取仁初加工。

  “与核桃破壳取仁机器相比,核桃的人工破壳取仁效率低、费用高。但机器加工的果仁完整率没有人工处理得好,人工取仁干净度、完整率是最好的,所以90%以上的核桃还是人工破壳取仁。”赵志美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核桃加工设备只能加工三级以下的核桃仁,因为果仁比较破碎,这些破壳设备暂时只能应用在规模企业加工核桃粉、核桃饮料等生产线上,客户需要的高品质、高等级的核桃仁产品,还是得靠人工。

  在凤庆,像赵志美家一样的加工站点遍布县城和乡镇。

  凤庆县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凤庆县每年核桃干果产量17.6万吨,外县调入2万吨以上,将近20万吨核桃干果,有不到三分之一进入核桃精深加工企业,三分之二以上全部靠人工破壳,全县实现核桃加工产值29.1亿元。每年从事核桃加工的劳动力在2万人以上,每年支付人工劳务费2亿元以上。(云南日报记者 隋鑫 李春林 通讯员 杨永平)

原标题:凤庆县 核桃锤敲出亿元产业


素材源:崔雷
编辑:王镜榕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中宏网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